李花初发君始病,我往看君花转盛。走马城西惆怅归,
不忍千株雪相映。迩来又见桃与梨,交开红白如争竞。
可怜物色阻携手,空展霜缣吟九咏。纷纷落尽泥与尘,
不共新妆比端正。桐华最晚今已繁,君不强起时难更。
关山远别固其理,寸步难见始知命。忆昔与君同贬官,
夜渡洞庭看斗柄。岂料生还得一处,引袖拭泪悲且庆。
各言生死两追随,直置心亲无貌敬。念君又署南荒吏,
路指鬼门幽且夐。三公尽是知音人,曷不荐贤陛下圣。
囊空甑倒谁救之,我今一食日还并。自然忧气损天和,
安得康强保天性。断鹤两翅鸣何哀,絷骥四足气空横。
今朝寒食行野外,绿杨匝岸蒲生迸。宋玉庭边不见人,
轻浪参差鱼动镜。自嗟孤贱足瑕疵,特见放纵荷宽政。
饮酒宁嫌盏底深,题诗尚倚笔锋劲。明宵故欲相就醉,
有月莫愁当火令。
寒食日出游。唐代。韩愈。 李花初发君始病,我往看君花转盛。走马城西惆怅归,不忍千株雪相映。迩来又见桃与梨,交开红白如争竞。可怜物色阻携手,空展霜缣吟九咏。纷纷落尽泥与尘,不共新妆比端正。桐华最晚今已繁,君不强起时难更。关山远别固其理,寸步难见始知命。忆昔与君同贬官,夜渡洞庭看斗柄。岂料生还得一处,引袖拭泪悲且庆。各言生死两追随,直置心亲无貌敬。念君又署南荒吏,路指鬼门幽且夐。三公尽是知音人,曷不荐贤陛下圣。囊空甑倒谁救之,我今一食日还并。自然忧气损天和,安得康强保天性。断鹤两翅鸣何哀,絷骥四足气空横。今朝寒食行野外,绿杨匝岸蒲生迸。宋玉庭边不见人,轻浪参差鱼动镜。自嗟孤贱足瑕疵,特见放纵荷宽政。饮酒宁嫌盏底深,题诗尚倚笔锋劲。明宵故欲相就醉,有月莫愁当火令。
韩愈(768~824)字退之,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、思想家,河阳(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)人,汉族。祖籍河北昌黎,世称韩昌黎。晚年任吏部侍郎,又称韩吏部。谥号“文”,又称韩文公。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,破骈为散,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。宋代苏轼称他“文起八代之衰”,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,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,作品都收在《昌黎先生集》里。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“道统”观念的确立者,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。 ...
韩愈。 韩愈(768~824)字退之,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、思想家,河阳(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)人,汉族。祖籍河北昌黎,世称韩昌黎。晚年任吏部侍郎,又称韩吏部。谥号“文”,又称韩文公。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,破骈为散,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。宋代苏轼称他“文起八代之衰”,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,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,作品都收在《昌黎先生集》里。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“道统”观念的确立者,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。
依韵和宋次道龙图阁曝书。宋代。王珪。 五云迎晓禁庐开,不及华衣曳老莱。宝藏发函金作界,仙醪传羽玉为台。已逢天上非常景,更约人间第一材。白首庙堂终乞去,明年此会定应来。
怀顾黄公。清代。王又旦。 不畏穷愁只著书,幽栖风物近何如?断云疏雨吴王岘,竹瓦临江十尺庐。
为许氏赠妾。明代。皇甫汸。 窈窕一佳人,铅华世绝伦。花因解语艳,山入画眉颦。宝髻随时广,罗衣逐态新。坐令幽谷里,无夜不生春。
九日省中诸公邀游两高遇雨不遂小酌灵隐。明代。王世贞。 秋山铙吹拥登台,龙藏含云郁未开。天际两高风雨色,客中重九弟兄杯。茱萸插罢偏成感,竹叶飞时不待催。昏黑上方那可到,诸君虚有大夫才。
咏潇湘八景各一首·洞庭秋月。宋代。刘克庄。 寄声谢轩帝,不必奏钧天。一碧九万里,横吹铁笛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