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昔求为阳羡令,轻舟已有鸱夷兴。最爱铜棺山峻极,自结篮舆陟云径。
铜棺山插南斗魁,下视群峰如突犀。太湖千里在眉睫,高深从此穷攀隮。
欣然有意即独往,明月夜夜眠荆溪。当时便可跨黄鹄,何意人间同木鸡。
飘飘数年如一梦,尔来卜室齐山西。故人多谢姚夫子,数枉车马来山蹊。
秋风忽指阳羡去,欲脱黄绶躬锄犁。人生衣食苟自足,何为卑辱趣尘泥。
田间九月白酒熟,鲈鱼正肥多置篦。老夫为君更破戒,临风引领长江堤。
奉送世美归阳羡。宋代。沈辽。 我昔求为阳羡令,轻舟已有鸱夷兴。最爱铜棺山峻极,自结篮舆陟云径。铜棺山插南斗魁,下视群峰如突犀。太湖千里在眉睫,高深从此穷攀隮。欣然有意即独往,明月夜夜眠荆溪。当时便可跨黄鹄,何意人间同木鸡。飘飘数年如一梦,尔来卜室齐山西。故人多谢姚夫子,数枉车马来山蹊。秋风忽指阳羡去,欲脱黄绶躬锄犁。人生衣食苟自足,何为卑辱趣尘泥。田间九月白酒熟,鲈鱼正肥多置篦。老夫为君更破戒,临风引领长江堤。
沈辽(1032—1085),字睿达,宋钱塘(今余杭)人。沈遘的弟弟,《梦溪笔谈》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。自幼嗜读《左传》、《汉书》,曾巩、苏轼、黄庭坚常与之唱和,王安石、曾布皆习其笔法。本无意于功名,王安石曾有“风流谢安石,潇洒陶渊明”之称。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,负责监内藏库。 ...
沈辽。 沈辽(1032—1085),字睿达,宋钱塘(今余杭)人。沈遘的弟弟,《梦溪笔谈》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。自幼嗜读《左传》、《汉书》,曾巩、苏轼、黄庭坚常与之唱和,王安石、曾布皆习其笔法。本无意于功名,王安石曾有“风流谢安石,潇洒陶渊明”之称。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,负责监内藏库。
喜雪 其三。宋代。朱翌。 嘉瑞真成一旦逢,寄笺天下托鹏风。分无侑坐歌眉绿,但有挑蔬冻指红。画史莫传飞舞势,诗人俱尽琢磨工。此间不见乾坤妙,妙在竹扉山崦中。
寄题武陵柳氏所居二首其二康乐楼。宋代。苏辙。 邑居欲尽溪山好,不作层楼无奈何。岩谷满前收蜡屐,漪涟极目卷渔蓑。安心已得安身法,乐土偏令乐事多。千里筠阳犹静治,还家一笑定无他。
与朝阳山人张朝夜集湖亭,赋得各言其志。唐代。皎然。 洞庭孤月在,秋色望无边。零露积衰草,寒螀鸣古田。茫茫区中想,寂寂尘外缘。从此悟浮世,胡为伤暮年。
山庄午节次韵酬雪湖二首 其二。明代。谢迁。 半掩衡门不系船,醒时歌咏醉时眠。逍遥笠屐湖边路,蓊郁桑麻雨后天。嘉会有缘凭入社,素餐非分合归田。古来莫逆真能几,蚤晚相过一粲然。
长春境。明代。张宁。 迟迟松柏林,郁郁山水窟。依依久住人,宛宛旧游客。人客不改心,山木不改色。彼哉同州庸,华蘼何所择。
清平乐 集玉田句,赋芜园归思图。清代。朱祖谋。 旧家池沼。镜里芙蓉老。满院飞花休要扫。过了一番残照。人生苦恋天涯。此时那处堪归。不道江空岁晚,白鸥尚识天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