飂飂风已劲,涌涌江逾激。辍棹发广陆,苦逸迥尔隔。
旌旆避黄潦,仆马骇危石。维时卉木零,秋气方厉急。
感物切嘅叹,况乃抚形役。微尚敦先民,浮名误夙画。
谷口慕郑引,三径羡陶适。终尔黄鹄心,逝矣矫高翮。
登陆趋阳逻。明代。王廷相。 飂飂风已劲,涌涌江逾激。辍棹发广陆,苦逸迥尔隔。旌旆避黄潦,仆马骇危石。维时卉木零,秋气方厉急。感物切嘅叹,况乃抚形役。微尚敦先民,浮名误夙画。谷口慕郑引,三径羡陶适。终尔黄鹄心,逝矣矫高翮。
王廷相(1474-1544),字子衡,号浚川,世称浚川先生,河南仪封(今兰考)人,祖籍潞州。明代著名文学家、思想家、哲学家。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,好为文赋诗,且留心经史。《明史》称他“博学强记,精通经术、星历、舆图、乐律,河图洛书,周邵程张之书,皆有论驳” 。明孝宗时,与李梦阳、何景明等人,提倡古文,反对台阁体,时称“七子”(“前七子”)。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、都察院左都御史。谥“肃敏”。 ...
王廷相。 王廷相(1474-1544),字子衡,号浚川,世称浚川先生,河南仪封(今兰考)人,祖籍潞州。明代著名文学家、思想家、哲学家。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,好为文赋诗,且留心经史。《明史》称他“博学强记,精通经术、星历、舆图、乐律,河图洛书,周邵程张之书,皆有论驳” 。明孝宗时,与李梦阳、何景明等人,提倡古文,反对台阁体,时称“七子”(“前七子”)。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、都察院左都御史。谥“肃敏”。
夏日即事。宋代。陈良贵。 青毡坐对此虚堂,惟有荷风过短墙。早起却怜春已去,閒来自觉日偏长。绿迷隋苑颦杨柳,红褪唐宫怨海棠。光景如流寒又燠,天时未定雨违旸。梅梢细听潇潇雨,草色行吟浅浅塘。尽有蓬门堪问字,更无胜地可寻芳。诗从得句吟偏苦,鬓到中年觉渐苍。赢得芸编频课子,官贫方免此身忙。
题兴国寺碧落轩 其二。宋代。陈渊。 休论暮四同朝四,且说前三与后三。造物戏人无足较,老禅深处要重参。
静乐。元代。丁鹤年。 高人嗟逝矣,静乐尚求诗。岂意无为道,翻成罔极悲。二难勤继述,一默付希夷。饮水心愈洁,看山意更迟。伤乌营冢日,吊鹤造庐时。霜露增新感,烟霞遂宿期。闭门春事去,隐几午阴移。未坠青云志,仍工白雪词。每怜司马病,深忝叔牙知。惭愧无佳句,缄题慰孝思。
贺新郎二首 其一。清代。项鸿祚。 梦断霓裳阕,是天风、忽然吹下,广寒宫阙。银浦流云三万顷,误了两番游历。问灵药、偷来何益?青女素娥齐掩泣,痛文箫、不上神仙籍。明镜碎,宝钗折。星房想更添愁绝,望人间、霜零刺骨,雨飞成血。纵有羲和知此意,一夜玻璃敲缺。已难抵、今生离别。回首玉京楼十二,剩年年、泪洒关山月。千古恨,几时雪。
虑狱江州晚出浔阳门。宋代。陈舜俞。 浅深秋色看红叶,高下人烟入翠微。过岭已怜云满{革登},穿林宁恨露沾衣。自惭访道来何晚,便好寻真去不归。本迕朝廷无补报,名山犹幸许相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