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

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朗读

绿野堂开占物华,路人指道令公家。

令公桃李满天下,何用堂前更种花。

译文

绿野堂建成之后占尽了万物的精华,路人指着宅子说这是裴令公的家啊。

裴令公的桃李学生遍布天下,哪里用得着再在门前屋后种花呢?

注释

奉和:做诗词和别人相应和,达到一唱一和的效果。

令公:即指裴度,令公是唐朝对中书令的尊称,裴度(765年至839年)唐代文学家、政治家,字中立,河东闻喜(今山西闻喜)人。因为拥立文宗有功,进位至中书令。又绿野堂为裴度之宅,所以这里的令公是指裴度。

绿野堂:唐代裴度的住宅名,故址在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南。《旧唐书 裴度列传》又于午桥创别墅,花木万株,中起凉台暑馆,名曰绿野堂。

开:创立,建设。

物华:万物的精华。

桃李:代指学生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.方相氏译注,作者邮箱:1572076419@qq.com

  绿野堂开着占尽了万物的精华,路人说那就是令公的家,令公的学生遍布天下,何须在房前再种花呢?此诗运用借代的修辞,以桃李代学生,绿野堂指的是唐代裴度的房子名。这首诗通过写裴度房子不用种花就占尽了万物的精华(房子显眼气派)。表现了对一个老师桃李满天下芳名远播的赞美。

白居易
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 ...

白居易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火老金柔暑告残,乘凉正好望西山。

秋声来处无寻觅,只作窗前竹叶间。

()

二月兰舟泊上宫,春云不雨玉坛空。

苔生白石斑斑绿,鱼养丹池个个红。

()

故人咫尺水东头,我欲见之心悠悠。有足欲往不自由,形骸静对莺花留。

我思肥陵昔之游,云雾密锁城上楼。把酒待月生海陬,月到行午醉未休。

()

早被儒冠误,衣稀老更侵。

科名数行泪,岐路一生心。

()

时属艰危应有系,天於名教岂无心。

大都狂贼终须灭,未杀忠臣祸不深。

()

檀槽铁拨素丝弦,此技都夸三晋专。

里耳只今贪小令,金元遗调渐无传。

()